loading..
首页>宏观>宏观新闻>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探析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探析

文章来源:上海金融报2018-04-17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十九大指出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全国两会则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做好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就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最终目标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高质量发展具有四大内涵

  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涵义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内涵:

  一是提质增效。产品、服务和管理质量不适应需求变化是一大短板,需要一场深刻的质量革命,以提升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高端服务业,加强企业和行业的质量管理,使中国制造和服务成为高质量的标杆。与此同时,以最少的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包括劳工收入、企业盈余、国家税收和就业岗位等),大力提升投入产出比率和经济效益。

  二是创新驱动。从外围看,当前世界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倚重创新能力,既包括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也包括理论和制度创新。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发展质量就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大。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中国形成了倒逼机制,也提供了大量机会。从内部看,近几年来中国劳动人口总量出现下滑,资源投入也面临约束,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三是绿色低碳。绿色发展既是当今世界潮流,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民众对实现美好生活的迫切希望。目前中国一方面的确存在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神速,有条件也有能力加快污染防治,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是协调共享。一方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采取措施更有效解决“三农”这一关系现代化全局的老大难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另一方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东部优化、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积极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等三大世界级城市群。更重要的是,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民众,更加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今年着力把握四大操作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本质要求是重实抑虚,未来将一手抓实体,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另一手抑虚拟,严控房地产和金融泡沫。其核心内容是求实、创新、兴农、协调,分别触及到发展取向、增长动力、“三农”问题和区域发展等多个政策层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操作重点和四大硬件。与此同时,还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局面,表明高质量发展最终必须依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对外开放,二者是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软件。

  今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操作方向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严控虚拟经济泡沫。另外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全面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基础上,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与过去相比,今年要着力把握好四个操作重点:

  首先是更加重视补短板及提高供给质量。重点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和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包括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强化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推进“互联网+”,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等。与此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发起一场中国制造的质量革命。

  以人工智能为例,近年来中国在多项重大决策中均展现了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去年7月国务院还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顶层战略设想。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是中美主导,中国在计算器视觉技术方面已达到全球先进、部分领先水平,2016年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超过3万项,是2010年的10倍,产业规模已突破100亿元,预计2019年将增加至344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其次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推动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强调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为此,一方面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包括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扩大到全国。另一方面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才资源自由流动,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力度,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新格局。

  再次是强调减少无效供给要抓出新成效。今年将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在过去5年已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煤炭产能8亿吨的基础上,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煤炭产能1.5亿吨,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虽然去产能规模不及过去两年且已近尾声,但今年仍大力减少无效供给,表明政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除了做好上述两项加法外,还下决心做减法,努力削减过剩产能及淘汰“僵尸企业”,从另一面确保供给质量。

  最后是大力减轻企业税负和非税负担。今年将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大幅扩大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与此同时,通过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以及继续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等措施,为企业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两项合计,今年将减轻企业负担1.1万多亿元,比2016年的5700亿元和2017年的5500亿元大幅增加近倍。此举可望让企业轻装上阵,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高质量发展需制定长远目标

  依笔者看,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判断高质量发展所要达到的长远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整体经济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按这一目标来衡量,目前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仍较大,如2016年美国劳动生产率约为中国的8.4倍,日本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7.6倍,需要迎头赶上。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首先必须提升劳动力质量,使知识、技能和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得到提升。在这方面,中国进步神速,去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1.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2.5%,比1982年的0.4%高出逾30倍,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重达到20%或以上,占劳动人口比重更达到35%以上,中国将出现人口红利从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历史性转变。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目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使之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2015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九大在论及高质量发展时再次强调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表明国家对这一命题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创新驱动带动了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去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7.5%,比五年前高出5.3个百分点。随着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和更多重大技术的突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将加快提升,预计到2035年达到八成左右,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三个目标,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占GDP比重从4%升至8%,预计到2020年这一占比将升至15%以上,到2030年将进一步升至30%,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可见,高质量发展并不会大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其潜力及前景看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与去年一致,均是6.5%左右,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升的互促共进。相信今年中国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项提质增效措施将更好地带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使GDP增幅保持在6.5%以上。

归档文章/报告:
  • 宏观新闻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