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宏观>宏观新闻>新常态下资本市场改革迎来机遇

新常态下资本市场改革迎来机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12-17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近期在中国证监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在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将积极推进发行注册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预期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新股供给,同时还将健全制度安排继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

      自2013年3月出任中国资本市场“掌门人”以来,肖钢延续了他此前在银行系统“低调”做事的风格。到目前为止,他有限的几次出现在公开活动场合及媒体面前,给世人的感觉也是他更倾向于“甩开膀子”,而非“喊破嗓子”,这也让人对他任内的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产生一定的期待。

      在他上任近两年的时间里,今年“沪港通”的启动,算是交出了一份比较“靓丽”的成绩单,给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走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规则打下了基础,不过,相比而言,新股发行制度、退市制度、严惩内部交易、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改革显得更加重要,也是投资者翘首以待的领域。

      与过往几届中国证监会主席相比,肖钢上任伊始就展示出更加务实的作风,重点阐述他心中资本市场的改革逻辑,而且不急于开出各种空头支票。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也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以及更长远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简单来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资本市场方面,应该通过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疏导和扩大中国股市直接融资通道,最大限度加强资本市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在此次会议上,肖钢着重提到的八个工作部署,几乎都是在过往不同场合中有所提及的,短期正面效应有限,其意在长期效用。他之所以“旧调重弹”,显然与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机遇是分不开的。不过机遇总会伴随风险,在加快推进上述工作之前,中国股市仍有几大难题需要攻克,这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能否改革落实理顺的关键。

      例如,引入注册制,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包括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等,这些举措固然对服务实体经济是有利的。不过有观点认为,股市供给增多,对于“谈IPO色变”的中国股市显然不是好事,也对分流市场资金影响较大,同时它还会对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利益发起冲击,遭到这些群体的阻挠,从而拖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对于上述“负能量”不是没有道理,但中国监管部门如能迎难而上,正确判断宏观形势,正确把握改革路径,有效弥补政策漏洞,这对投资者来说,不能不算是福音。因此在激活直接融资、助推市场发展之前,首先,中国政府需要在稳定市场预期、重塑市场信心方面多下工夫。中国股市历来有“不差钱”之说,尤其是在中国正加快资本项目开放步伐的情况下,资金流向更多取决于市场预期和信心,一旦改革取得成功,资金都会不请自来。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尽快推行退市制度,这不仅可以让直接融资成为“圈钱”工具的常态得以改变,同时也能扭转中国股市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尽管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几年前就公布,但是经过多年实践后,投资者发现,退市制度在执行上仍面临较大阻力,大量死而不僵的上市公司仍在存活,这大大降低了中国股市的“含金量”,也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新常态意味着新的机遇,也意味着决策层应更有力地对这些顽疾开刀。

归档文章/报告:
  • 宏观新闻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