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宏观>宏观新闻>10月工业增速回落 明年增长目标或下调

10月工业增速回落 明年增长目标或下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11-14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10月工业有点偏冷。

      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际增速为7.7%,低于上月8%的增速,也低于不少机构8%的预期增速。

      这是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在9月回升后,再次放慢。这意味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仍可能在8%左右。统计显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4%,低于全年9.5%的目标。

      考虑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1月在京举行,北京周边地区对重工业实施了限产措施,不少机构都预计11月工业仍会保持低位。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工业运行室主任原磊指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放慢,除了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峻的因素外,外需乏力影响了国内的工业。

      “出口交货值放慢,直接影响了工业的快速增长。”他说。

      数据显示,10月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10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 %,增速低于9月10.6%增速。

      产能过剩仍严重

      今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9%,约为6年的以来的新低(不考虑存在季节性因素的1、2月)。9月增速回升到8%,但是到了10月份,增速再次放慢,只有7.7%。

      单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放慢,直接与很多过剩行业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汪红驹指出,这表明很多个工业行业产能过剩仍严重,这影响到了整个经济,钢铁就是典型的例子。

      数据显示,分产品看,10月份钢材、水泥、有色金属、汽车、发电量,均保持了低速。

      其中 钢材、水泥、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为9525万吨、23353万吨、38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0%、-1.1%、4.8%。

      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并不算是过剩,比如汽车等。

      10月 汽车产量为219.3万辆,增长6.8% 发电量4446亿千瓦时,增长1.9%;原油加工量4351万吨,增长6.3%。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部主任徐长明指出,汽车行业在整个中国并不算过剩,但是近几个月来放慢,与不少省市限购有关。像今年天津和杭州限购,政策出台前几个月居民购买汽车加快,提前透支了现在的消费。

      不过,“整个汽车行业今年以来增速大幅放慢,这是长期因素还是短期因素,还需要观察。”他说。

      数据显示,过去多年汽车行业产销一直保持迅猛增长。去年10、11、12月轿车日均产量分别增长20%、19.9%、20.1%。步入今年后,除了5月增速为12.7%外,单月均为个位数增长,10月轿车日均产量仅3.8万辆,同比仅增长5.6%。

      截目前,中国汽车每千人保有量为10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数倍。不过自从全国汽车产销达到年2000万辆后,汽车增速就开始了神秘的放慢增长。

      工业结构在改善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工业运行室主任原磊指出,10月工业放慢,直接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有关,明年工业仍需要保持稳定增长,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加快,加快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使得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像高耗能行业放慢,这很正常。”他说。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些高耗能行业发展慢,比如1-10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增加值,同比增长了6%。

      但是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比如1-10月计算机、通讯和其他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1.9%、12.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0%、12.3%。

      发电量尽管增长慢,但是前10个月水力发电量为8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而火力发电量却仅仅增长0.1%,这反映出清洁能源比重在上升。

      对此,原磊认为,这是工业结构改善的表现,预计到2015年整个工业仍会放慢,但是仍需要确保工业稳定增长,因为目前工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比较大。新的一年,规模以上工业目标可能需要下调。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目标为9.5%,今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目标为8.4%,未完成目标。此前2012、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目标为10%,实际增速分别为10%、9.7%。

      有机构认为,考虑到11月华北地区确保亚太经合会议召开,实施了限产的措施,当月的工业可能不会增长很快。一些专家也认为,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目标可能会下调到8.5%甚至8%。不过由于目前就业主要由服务业来带动,工业放慢,对整个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

归档文章/报告:
  • 宏观新闻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