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宏观>事实/观点>云计算标准引发万亿产业热潮

云计算标准引发万亿产业热潮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2011-07-22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股票估值网点评:莫为“浮云”遮望眼。借助“2011中国云计算与云服务高峰论坛”,“云计算”概念又卷土重来。“云计算”并不是新的技术,只是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目前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阶段,相关计算机和IT公司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技术上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高风险低收益是当前阶段的主要特征,据统计显示,10只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云计算概念股中,明确预增的只有浪潮信息、卫士通,而续亏、略减的企业有4家,显示出该板块较明显的业绩分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专家倪光南在昨日举行的“2011中国云计算与云服务高峰论坛”间隙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信部关于云计算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已展开。
      而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谢渡婴昨日则透露,目前我国云计算正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下一步工信部将利用重大项目支持网络化项目、智能海量中心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排在第一位的新兴产业。倪光南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项规划正在制定,云计算是其中发展的重点。
      倪光南指出,云计算将成为IT的基础架构,“成为公用的、通用的it架构的支撑”。 在云计算模式下,软件架构将从集中化走向深入化,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环节也在进一步重组,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据业内人士透露,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可能将于今年10月前出台。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谢渡婴昨日也透露,在云计算发展方面,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利用重大项目支持网络化项目、智能海量中心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云计算领域的重点软件技术和服务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加快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云计算产业链,支持云计算厂商与用户对接等。
 
积极制订云计算相关标准
      谢渡婴指出,我国的云计算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研究制订规划标准。
      倪光南对记者透露,“目前云计算尚未出台统一的标准,但标准的制订,一种是市场占有率提高之后成为市场标准,另一种就是厂商研究一些标准,大家达成共识然后按照这类标准去做。我认为这两类标准都有可能。”
      倪光南表示,在工信部指导下,云计算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最终出台的标准将是涉及云计算各种模式的标准。
      据业内人士透露,云计算标准化主要涉及标准主体、切入点、运营、建设等方面,相关政策有望在年内率先出台。
 
云计算引发万亿产业热潮
      倪光南表示,在我国,云计算将会形成一条包括云平台供应商、云平台使用者/云计算服务商、云计算用户、云端设备在内的产业链,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云计算未来前景广阔。
      随着工信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大城市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以及各地纷纷推出云计算规划,“云计算”正在掀起万亿产业热潮。
      据谢渡婴介绍,目前,我国云计算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局面,各级政府也在纷纷建设云计算中心,全国各地都在推进相应的云计算计划。
      以工信部确定的试点城市上海、北京为例,前者提出了“云海计划”,准备在未来三年培育十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后者则提出了“祥云计划”,力争到2015年,形成2000亿元产业规模。
      成都则规划在其综合保税区内规划和布局国际数据保税港,并正在争取海关和发改委的审批。按照成都的规划,建设国际数据港只是其实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成都的目标还在于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据东方证券测算,预计未来五年,全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500亿至1万亿人民币,有望占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

归档文章/报告:
  • 事实/观点
  • 本周更新报告名单
  • 每周《个股评级总汇》
  • 最新《个股报告》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