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行业>行业新闻>从两会到3.15 出版界呼吁加强著作权保护

从两会到3.15 出版界呼吁加强著作权保护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2019-03-20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记者当日一大早就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位做出版的朋友在声讨盗版及虚假赠书,从青年读者喜欢的畅销书《枢纽——3000年的中国》,到中小学生热爱的《中国诗词大会》,都深受其害。


  今年3.15恰逢两会尾声,在两会上,出版界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建言要加快《著作权法》的修订,依法加强著作权保护,打击图书盗版等违法行为。


  3.15出版界再提维权


  今年3.15的央视晚会上虽然没有图书打假的新闻,但在这一天,出版界人士还是纷纷举起了打假维权的大旗。


  3月15日,出版公司联合天畅发表公众号文章《真不想让孩子读着这些假书长大》,指出某些微信账号运营手段恶劣,采用欺骗手段,用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图书做虚假赠书活动,博取关注、增加粉丝等,给《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版方以及参与过的读者造成严重伤害,希望遇到过、参加过类似活动的广大读者携起手来,一起收集证据,维护合法权益。出版畅销书《枢纽——3000年的中国》新民说编辑黎先生在朋友圈中说,3.15其计划在抖音发布正版和盗版《枢纽》打假。


  业内人士认为,抵制盗版书、伪书,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是一场“长期战”。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加强监管,必要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规范;对于处在出版产业链上游的出版社来说,应该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且拒绝出版伪书。


  虽然盗版书的产业链已然十分强大,但出版机构抵制盗版、维权的决心同样非常坚决。早在2012年,“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代表30家出版社与淘宝签署了《图书版权保护补充协议》,旨在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网络销售盗版图书的行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双方联手查处网站数千家,关闭网店数百家,删除链接数万条,有效阻止网络销售盗版图书码洋达3000余万元。


  尽管如此,面对盗版书,出版社仍处在弱势的一端。所以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政府也应制定相关规范来捍卫出版社的利益,为出版社创造一个良好行业环境。


  建言加快修法进程


  今年两会上“小猪佩奇”著作权纠纷案被写进了最高法工作报告,表明国家目前对于版权保护愈发重视。图书行业作为版权保护的先锋地,近年来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对于自身的权益都越来越重视,版权纠纷事件也愈发频繁。


  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坦言,上次的《著作权法》修订是在2012年,距今已经7年,相较《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的修订已经滞后太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修订著作权法以打击洗稿”,表明了两会代表们对著作权保护的重视。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提交了《加强原创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等提案。


  原创文学处在IP生态链的上游,它是IP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是影视剧、舞台剧、网络游戏、卡通动漫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源头。但目前,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各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


  为此,龚曙光建议,加快著作权法修法进程,重视互联网领域著作权立法;强化文化法治保障,加大执法监管力度;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手段在著作权保护中的应用;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尊重原创的社会环境。


  身为作家,龚曙光坦言,提出这个建议并不是基于个人的著作处境考量,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立创新型国家,而创新的成果都具有知识产权。无论是文化艺术领域还是科学技术领域,如果不对原创的成果予以尊重和保护,将极大地挫伤创新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创新源动力的丧失。


  龚曙光认为,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创新能力不能仅靠政府的推动,要与社会习以为常的盗版、抄袭、仿制等现象斗争,更迫切的是营造全社会的共识,而企业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作为一家以传承文化、传播思想为使命的传媒企业,中南传媒(601098)以“催生创造、致力分享”为最大价值观并践行之,始终把做好原创视作自身的使命,纵使“板凳一坐十年冷”也不改初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


  业内人士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出版企业都将版权思维升级到知识产权的思维水平上,以此来管理自己的文化资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运营水平。其中,各出版社的品牌、所组织生产的产品内容、作者资源和编辑所具备的能力都是其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作为出版机构,应有效使用知识产权,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审视出版。

归档文章/报告:
  • 行业新闻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