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宏观>事实/观点>央行专家称通胀十分温和 民穷才令物价问题突出

央行专家称通胀十分温和 民穷才令物价问题突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0-12-29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股票估值网点评:这种话,听着就别扭。由央行的专家来讲,更别扭。拜货币超发之赐,房物资产价格已飙升数年,居民原可买一套房的钱,现在大约买不了其中的一间,这叫温和?这几年的通胀对中国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所有人来讲,大概都不温和。央行的专家如果是通过央行的地位不需到市场上来买房而是买内部房,而且收入的涨幅又在每年10%-20%,甚至之上的话,这几年的通胀可能对他是温和的。 央行专家的另一个逻辑和说法是企业主付工人的工资低,致使民穷,民穷才物价问题突出,这也是说不通的。事实上是现在的工资已一年比一年高,但人们的购买力却无法提高,原因是央行的票子发多了,票子毛了。
      有人说,中国只是个经济大国,还不是经济强国。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普适的标准来区分大国和强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量变到质变”,中国经济的变化方向是从量变的大国转为质变的强国。但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之后,最大的疑问来自于可持续性,质变也可能是“好”的(可持续的)质变,也可能引起“坏”的(不可持续的)质变。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经济发展中需要调控平衡的问题越来越多,可利用的经济和政策手段却越来越少。中国经济好似一个高空杂技演员,钢丝离地面越来越高,平衡问题越来越严峻,但手中的平衡杆却越来越短。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中国经济却仍然要保持前行的速度,难度非常大。
 
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并存
      目前人民币存在一个十分不寻常的情况:对内贬值(通胀)和对外升值并存。这本是一对矛盾。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原因归结起来四个字:国富民穷。
 
      “国富”是人民币对外升值的直接原因。我国GDP增长快且持久,国外对人民币的需求强烈。从今年6月扩大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范围开始,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中超过八成是进口,部分试点地区高达九成。面对如此旺盛的人民币海外需求,人民币对外升值是很容易理解的。
 
      “民穷”并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是通胀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才显得通胀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这几年我国的通胀并不严重,3%~5%的通胀率是十分温和的。如果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更快,那么温和的通胀也就不是问题。
 
      “民穷”的根源在于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弱势,低工资和社会保障不足导致老百姓的生活仍存在“尊严”问题。有人说,中国工人的工资如果上升太快,就会失去人力资源禀赋,从而失去国际竞争力。这不合逻辑。因为代表企业生产成本的PPI上升速度通常比CPI还要快,但中国的总体产能并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加强管理来很好缓释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却很少为工人增加工资,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因此,要解决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矛盾现象,除了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别无他法。收入分配问题要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并举,才有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城市化和农村建设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城市化必然导致大量的基础建设,对于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过度城市化并不见得是苦口良药。在不拖累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使农民在农村就能够富裕起来,从而提高其进城的机会成本(或者滞留在城市的机会成本),从而减轻城市化的压力,减缓城市化进程。
 
      要使农民致富的方式很简单,与工业企业没有区别,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农民的收入一方面要丰收,另一方面要买个好价钱,还有第三个条件,农民要能真正收到好价钱,且农资不涨价。但是如果农产品买出了好价钱,就会出现我们前面讨论的通胀问题,而且2010年的通货膨胀中,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率比较高,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0月份CPI增速中,食品类价格上涨的贡献率高达74%。另外,农民可能拿不到价格上涨的实惠,除了中间环节拿走大部分利润之外,在农资上,农民还要实实在在地承受价格上涨之痛。
 
      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尽快展开。一是普遍提高城市居民工资性收入;二是减税(包括关税);三是严格监控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四是大幅度降低公路收费标准,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归档文章/报告:
  • 事实/观点
  • 本周更新报告名单
  • 每周《个股评级总汇》
  • 最新《个股报告》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